Writing To Learn! - 用SWBST寫簡單的閱讀筆記
教寫作文實在是一件超燒腦,但也可以定期讓我的腦子轉轉不同方向的事啊!只能說是痛苦並快樂著!
當然我從一開始,就跟學生說這個練習有一個很大的重點是在於那些閱讀材料的寫作方式,風格,是她們可以去學習的,過程中也有再次提醒。
在看了學生兩次模考的作文,再加上她們平常寫的東西後,總覺得要教她們"返璞歸真"一下。
為何?因為很多小孩不知為何的,文句有非常多不必要的重複,敘述也是一直繞不完,但其實根本簡單寫就可以表達的,為何不做呢?
看來是要多看點好的範例吧!
此時我想到了像是"原子習慣"的引言(作者自己寫的前情提要),還有像是那些勵志小故事,雞湯類的文章,絕大部分都能用簡單但清晰完整的敘述來打動讀者,應該會是好的參考範例!
所以,就每週來看一點吧!反正到高三停課前,至少做個三~四次也好。
首發就是原子習慣的引言,作者他用了相對簡單的文字交代自己高中時遭遇到的意外,以及他後續所做的努力,雖然故事有點長,但並不難理解,我評估學生要讀懂並不那麼困難。
再加上那篇引言其實有以小標題分成幾段,所以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依自己的速度去看,老師我只要要求一個最低閱讀量即可。
既然是為了寫作而做的閱讀,那當然一定要搭配寫東西做為學習任務,要不然如何能write to learn呢?
但高三學生時間很少,如果不在課堂完成,回家很難奢望她們會去做的,因此就需要能在課堂做完的任務架構!
此時我想到了課本上出現過的S(omeone) W(anted) B(ut) S(o) T(hen)這個用來講故事,敘事的架構,應該很符合像是原子習慣的作者自述,或是之後提供給學生的,雞湯型的故事啊!
而且,這個架構很容易理解,當做課堂活動,應該是可以很快速完成的!
我二話不說就上網找了SWBST的學習單和圖檔,果然很多!選定了好用的模板,接著就是把模板放在Google簡報裡當背景圖,再在簡報上放入表格,加上明顯的框線,讓學生知道字要填哪裡!
快速生成簡單的模板(黃線部分是表格!)
上課時我就把準備好的,"原子習慣"的引言的PDF檔,以及這個簡報模板,從Google Classroom派發給學生,原則上是要求她們兩人一組,共同閱讀那篇文章,並合作完成這個簡報上要填寫的東西。
因為是頭一次,所以我就說一格至少是一句話,而小孩也沒問太多問題,快速進入閱讀模式,接著也能把那個SWBST簡報完成!還真的不會用滿一節課呢!
完成的東西就也中規中矩!如以下圖例:
當然我從一開始,就跟學生說這個練習有一個很大的重點是在於那些閱讀材料的寫作方式,風格,是她們可以去學習的,過程中也有再次提醒。
但當然光是提醒作用一定不大(光提醒就有用,那我們大概就失業了吧哈哈哈!),所以一定要再多看一點東西,多練幾次。(目前已經做了兩次練習囉!)
而使用SWBST這個架構,除了清晰易懂,能在課堂上快速完成,我當然也希望學生透過重複練習,學會一套說故事的方法,而能在學測作文有此需要時,或是日後寫作時,能用得出來。
高三時間真的很有限,但像這樣結合閱讀和寫作的活動,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的,所以,無論如何也要撥時間出來做啊!
也和大家分享囉!週末愉快!
Comments
Post a Comment